我国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《土壤污染防治法(草案)》提交人大审议, 本次提请人大后,草案还需经两轮审议,预计将于2018年上半年通过。
随着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的不断完善,将为土壤修复行业提供法律依据, 土壤修复市场有望快速释放。草案关注4大亮点:
1.土壤污染者终身负责制;治理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及负责人的政绩考核;
2.国家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;对土壤风控和修复企业给予税收优惠;
3.土地详查进行中,建立污染地块档案及风控、修复名录;
4. 环保部门公开土壤污染相关信息,同时强化公众举报和参与机制。土壤修复具有万亿级别的投资空间,但土壤修复及治理却不能一刀切。
“土十条”及《 土壤污染防治法》的总体思路体现的是一种科学性:首先要摸清家底,注重风险管控,保护未污染土地, 而后对污染土地再进行治理。 因此,土壤修复市场的释放并不是爆发性的。
土壤污染防治:长期逻辑关注商业模式,短期逻辑关注信息公开。
1.现在市场是对土壤修复的疑虑主要是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成熟。中央财政对土壤修复的专项支持,2015 到 2017 年逐年增大,未来资金来源会更加丰富。
场地修复方面,商业模式基本成熟,即以土地增值为核心:政府出资承担土地修复,完成后向开发商收回修复成本;
2.土地开发商作为业主进行土地修复工程,开发出售后收回成本。场地修复商业模式可绑定到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类PPP项目。因此,场地修复有望放量,尤其是大城市土地有利用价值的地方。
3.短期关注详查阶段性结果和信息公开。当前《土壤污染防治法》公开征求意见,污染地块信息平台也在 2017 年启动,2020 年须完成土地污染详查;国务院也将与各省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。
土壤污染较为隐蔽,随着调查深入,问题逐渐暴露,加之“信息公开”或媒体曝光,其轰动效应更强,部分地方政府可能顾忌详查曝光后的不良社会影响,先期采取治理动作,个别地区放量可能提前到来。
总结:土壤修复是未来 5-10 年环保领域景气度最高的细分之一! 进入 2016 年以来,中央政策层面,“土十条”已出台,市场对于《土壤污染防治法》在 2017 年出台的预期较强,更有望将土壤治理提升至法律保障层面。
地方政策层面,北京、山西、河北等 18省市已经出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。
专项资金层面, 2016 年为 91亿、2017 年为 112 亿,在资金支持下预计 2017 年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 200 亿。
产业发展层面,行业自发性需求助力市场空间释放,因此我们结合多方面因素判断, 未来 3-5 年土壤修复领域维持高景气度是大概率事件,预计到“十三五”末土壤修复行业年均增速维持在 50%以上。